一秒记住【沧元图小说网】09read.com,更新快,无弹窗!
收购柞蚕丝布并不是难事,只需要和女工们说一声,她们就会将消息带出去。
柞蚕丝布其实不算特别便宜,就算在原产地,收购也得10—30一米,看质量。
确实比其他化纤、的确良等人工布料要贵一些。
但李凡星从一开始就没想过做低端品牌。
有好的设计和款式,干什么用来做普通且便宜的服装?
更何况,没有大工厂,不走量也挣不到钱。
李凡星是想将星Q萌打造成中高端品牌,卖设计和款式的。
当然,一开始李凡星没说,因为他媳妇比较容易瞻前顾后。
一下子投入那么多,林晚秋肯定会担忧的。
所以李凡星一步步引导林晚秋,先开个小店走量,在当地打响知名度,林晚秋比较容易接受。
现如今时机到了,收购柞蚕丝布扎染,做民族服装大有所为。
千禧年过后,服装将迎来一次大跃进,到时候百花齐放,款式不够新颖还站不稳脚跟呢。
更何况做民族服装这个念头,打从一开始设立星Q萌这个品牌时他就想好了。
民族等于情怀,再加上柞蚕丝是当地的特色,政府会帮扶,简直一本万利。
收购柞蚕丝一事,李凡星交给爹妈去办,他们俩和村里人更熟悉,也更容易砍价。
至于他和林晚秋,则是泡在了工作室出设计稿。
李凡星脑子里有很多成品稿,但他没有一股脑的全部倾倒出来。
林晚秋是个要强的女人,如果什么都帮她做,她反而会产生挫败的心思。
挣钱对于李凡星来说并不难,现在他手头上就有十八万,在这个年代,可是一大笔巨款了。
但想要让自己的女人感觉到幸福,这就比较困难了。
重活一世,他是为了让妻女过上好日子的。
妻子不高兴,又算得了什么好日子呢?
所以,李凡星更倾向于和林晚秋讨论款式,她来出设计图,自己提点一番。
林晚秋聪明能干,很有吃这碗饭的天赋,她出的设计稿十分新潮。
有了设计稿,李凡星和林晚秋两人亲自给柞蚕丝扎染。
第一款,他们出了蓝色、黄色和粉色三种布料。
扎染用到的都是纯天然植物,不是化工染料。
其实用化工染料更方便,勾兑一下就能出成品了。
但李凡星说了,接下来品牌要走高端路线,那就不能随大流。
更何况用化工颜料对孩子皮肤不好,这样也没有特色。
扎染不是简单的活儿,想要固色也难。
但李凡星老祖宗留下的手札里多的是这方面的记录。
这本手札简直就是天工开物。
第一批成品布出来时,就连李大明这个大老粗都感叹,“这也太漂亮了!”
蓝色如同天空,黄色明艳动人,粉色俏丽显眼,三种颜色都各有特色。
家里四个女人爱不释手,“晚秋,给我也做一身衣服呗!这太好看了!”
林晚秋有些犹豫,“这半年我做的都是童装,女装还真没做过……我试试看吧!”
她量了大姐、二姐的身量,打算做飘带衬衫。
飘带衬衫的版很多,都是公用的,不用担心版权问题。
林晚秋出货很快,第二天就做好三件,蓝粉黄各一件。
柞蚕丝布纤维比较粗,但毕竟是蚕丝织的,再粗也比化工纤维柔软。
柞蚕丝既有棉布的柔韧,又有丝绸的光泽,摸起来有种厚实的肉感,穿着却不闷。
它不像传统的丝绸似水一样,所以能做不少较为挺括的版型。
林晚秋按照这个年代的特色,给衬衫加进去了垫肩。
两位姐姐穿上,就是不化妆,气色也翛然提升了不少。
衬衫颜色太漂亮了,布料在太阳下闪烁碎光,美不胜收。
李美玲立刻嗅到了商机,“这布料,这工艺,用来做女装肯定大卖!”
林晚秋心动不已,但她初衷还是做童装。
李凡星笑着说:“服装生意就属女装和童装利润最大,市场最开阔。只是我们已经奠定好童装基础,我建议还是从一而终,再考虑其他。”
到时候童装生意做起来了,再进军亲子装、女装、男装、鞋帽,成立公司,一样没问题。
林晚秋连连应是,“对呀,我也是这样想的。”
李美玲虽然觉得有些可惜,但童装一样挣钱。
接下来,在一家子的协助下,柞蚕丝扎染民族风童装问世。
他们这个省,很多少数民族汇聚。
但一下子魔改得太厉害,恐怕也不太能被少数民族接受。
况且少数民族的服装也不简单,大多数用料多且贵,做出来不符合市场。
所以李凡星根据版型添加一些民族特色。
这样做出来的服装既打眼又有民族风味道,新颖且容易被人接受。
一开始这款服装并没有大批量生产,只做了五百套。
因为单件服装的成本就达到了十五元,赶上冬装了。
李凡星建议定价三十元试水,看看接受度。
大集那天,星Q萌上架了这款服装。
事实上,在乡里,这种价位的夏装不太能卖得动。
夏装是相较于其他三个季节服饰中损耗最快的。
小孩儿活泼好动,衣服容易烂。
三十块,都能买一套扎实的棉服了。
但这款衣服在县城、市区卖得好。
因为县、市文化程度高,普遍工资也高,更容易接受。
经过三四次大集后,柞蚕丝扎染民族服饰很快有了知名度。
这款衣服是独家制作的,外头想仿制也不能够,因此零售店只能找星Q萌拿货。
“凡星,雏鹰公司很看好咱们的民族服装,问我们能不能大规模生产。”
李美红带回来了好消息。
然而家里人却犯难了——柞蚕丝布不够。
以前大河村确实靠养蚕缫丝过日子,可养蚕太容易生病,一死死一片,渐渐地大家都不乐意干了。
甚至有人砍了桑树种松树。
现如今,村里只有一些老桑农干这行,年轻一代都不养了。
原材料不够,不管有多少奇思妙想都没用。
李凡星倒是早就料到了,他召集了家里人开了个会。
“我想承包青翠山的桑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