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字号:小

第四百五十二章 让老朱重见天日的办法,隐忧!

章节报错(免登陆)

一秒记住【沧元图小说网】09read.com,更新快,无弹窗!


    杨士奇听罢,嘴唇动了动,似欲再劝,却终究选择了沉默,低下头去。
    “此事倒也并非全无办法。”姚广孝捻了捻颔下长须,沉吟片刻后开口:“若陛下执意如此,不妨先悄然安排,将太祖皇帝接出宫去,隐于民间。”
    “太祖皇帝若欲游历何处,或者似从前那般,前往申城,再或是其他地方居住,皆随他心意,纵有些许流言蜚语,亦不足为患。”
    “太祖皇帝既能在内宫隐居多年,改换行藏,藏身他处,想来也无甚不同。”
    朱允熥垂首沉思,指尖轻轻叩击着龙案,似在权衡利弊。
    “若实在别无他法,暂且如此也未尝不可。”
    “皇爷爷久困宫墙之内,能踏足外间,赏山水之胜,观民间百态,心情或能舒畅几分,对身体亦有益处。”
    朱允熥语气一转,带着一丝期冀:“然朕仍盼能寻一妥当之策,向天下昭告皇爷爷‘起死回生’之事,让他老人家无需遮掩身份,堂皇行走于世间,重沐日月之光,享应得之尊荣。”
    话音落下,殿内霎时陷入一片沉寂。
    良久,杨荣才缓缓开口,声音低沉而谨慎:“太祖皇帝断无‘死而复生’之理,否则,朝廷如何向天下黎民交代?除非……”
    他说到这里,却突然停住不言。
    朱允熥心头一紧,急切追问:“除非什么?杨卿有话不妨直言!”
    杨荣轻轻摇了摇头,叹道:“陛下恕罪,臣只是一时妄念,实乃异想天开,不足挂齿。”
    “你素来稳重,今日何故吞吐其辞?”朱允熥眉头微蹙,语气中夹杂着几分不悦:“朕命你直言,莫要试探朕的耐心!”
    杨荣脸上浮现一抹无奈的苦笑,拱手道:“陛下容禀。”
    “臣只是想起,自陛下倡导科学之道以来,诸多前所未有之发明层出不穷,令人叹为观止。”
    “便是医学一道,进步亦极为显著。”
    “不少昔日束手无策的顽疾,如今已多有妙手回春之法。”
    “臣曾听闻,京师大学医学院的医师提出了一种‘血液循环’的学说,颇为新奇。”
    “他们还在尝试以特制的针管,将药液直接注入猴子的体内,而无须猴子口服。”
    “据说,若此法可行,即便病人无法吞咽荡药,亦能通过此途施救。”
    “臣还听说,这法子乃是陛下亲自告诉他们的,命医学院大胆尝试。”
    “臣因此揣测,若医学院的医术日臻精妙,未尝不能研制出某种灵药,令人沉疴尽去,甚至……”
    他声音渐低,似有些自嘲地摇了摇头:“唉,臣真是痴人说梦。”
    “自古以来,药石难医命数,佛法只渡有缘,怎可能真有起死回生之术?”
    朱允熥听他说完,眼中却骤然闪过一道光芒,神情陡然振奋,忙问道:“医学院那边,往猴子体内注入药液,可有成效?”
    他的语气中透着难以掩饰的期待,似是抓住了某种渺茫的希望。
    其实,这法子最初确是朱允熥提出的。
    毕竟,打针输液,是后世最普遍的疗法,他知道这条发展路线,当然会告诉医生。
    不过,朱允熥当时仅是抛出一个设想,供医学院参考,之后便未再深究。
    此刻听杨荣提起,他才猛然忆起此事,心头不由得泛起一丝激动。
    杨荣微微一怔,似未料到陛下如此重视,忙答道:“陛下,臣闲暇时曾翻阅过几卷《医学》刊物。”
    “据里面所述,医学院以药液注入猴子体内,确有奇效,有些猴子的病症得以痊愈,堪称神迹。”
    “然而,亦有不少猴子因此丧命,未能挺过实验。”
    “至于成败之因,医学院的医师仍在苦苦探究,尚未得出定论。”
    杨荣说到此处,语气中带着几分唏嘘。
    朱允熥微微颔首,目光沉静中透着一丝深思。
    这样的进展也在情理之中。
    纵观历史,人类探索针管注射疗疾之术,耗费数百年光阴,历经坎坷,方在十九世纪末、二十世纪初臻于成熟。
    过往的岁月里,有大量时光因盲目摸索而虚掷。
    如今,有他指点迷津,医学院得以少走弯路,集举国之力兴建的学术殿堂,更将大大加速这一进程。
    然而,即便如此,短时间内欲臻至完善,仍是痴人说梦。
    更何况,连适配注射的药物尚未问世,除却汤药,怕也只有干净的盐水可堪一用。
    细细想来,当下医学的突飞猛进,归根结底源于三方面的革新。
    其一是人体解剖学的深入钻研。
    以前传统医学对此多有忽视,反倒是仵作验尸时对人体构造了然于胸,技艺精湛。
    奈何仵作与医者之间,隔着难以逾越的行业壁垒,彼此难通有无。
    直至“科学”理念融入医学,方打破窠臼。
    新一代医师,开始系统性研习解剖,洞悉人体奥秘,宛如拨云见日。
    其二,在于医学科目的细分。
    实际上,传统医学早已有分科之端倪,诸如专治跌打损伤、专治妇科疾患、专治头痛顽疾的江湖郎中,他们皆是各有所长。
    然而,整体上来说,医学分科仍显零散无序,缺乏章法。
    而“科学”的精髓,就是分科而学。
    科学讲究条分缕析,讲究术业有专攻。
    故而,新医学的分科远比旧时精细,脉络清晰,宛若江河分流,各自奔涌。
    也因为专而细,又促进了医学的进步。
    其三是药物辨析与新药研发的日新月异。
    旧药的效用被重新审视,新药的创制如雨后春笋,层出不穷,为医学开辟崭新天地。
    朱允熥心底暗忖,即便眼下仅能以盐水注射人体,亦足以令人振奋。
    若此法可行,太祖皇帝“死而复生”的奇迹,便能披上“科学”与“合理”的外衣,令人信服,不至于引发朝野动荡。
    一念及此,他眼中闪过一丝决然,旋即沉声下令:“即刻以政务处的名义,传谕京师大学,命医学院掌院及主持针管注射实验的诸位医官,速速入宫觐见。朕有要事相询,刻不容缓!”
    朱允熥心中已悄然酝酿出一番筹谋。
    若一切顺利,正可趁郑和班师回朝之际,向普天之下昭告太祖皇帝“重焕生机”的惊世消息。
    杨荣微微一愣,眼中闪过一丝疑惑,不明白陛下为何急召医学院诸人。
    但他并不未多言,只是恭敬拱手,应道:“臣遵旨。”
    作为臣子,他的谨慎与忠诚一如既往,未曾因疑惑而稍有迟疑。
    朱允熥并未隐瞒,目光扫过殿内三人,将心中盘算娓娓道出。
    说起来,他的计划其实并不复杂。
    在这个时代,无论何种疾患缠身,医师所能倚仗的,无非是靠汤药治疗。
    病人须得亲口吞咽,方能生效。
    换而言之,若有人久病卧床,连药汁都无法下咽,医师便束手无策,唯有坐视其日渐病重,渐至油尽灯枯。
    这个时代,可没有所谓“植物人”。
    因为任何人一旦昏迷不醒,水米难进,药石罔效,不过数日,便会因饥渴而陨,命丧黄泉。
    然而,若能以针管将药液注入体内,一切便截然不同!
    即便病人长卧不起,意识深陷幽冥,难以进食饮水,医师亦可通过输液输送养分,维系其微弱的生命之光,宛若暗夜中一盏摇曳不熄的孤灯,延续生机,成为后世所谓的“植物人”。
    “植物人”有时候,也会突然清醒过来。
    朱允熥的筹谋,正基于此次。
    他打算对外宣称,太祖皇帝实则未曾真正辞世,而是一直深陷昏迷,无法吞咽汤药,亦无从进食,方才迫不得已对外宣告“驾崩”。
    然而,身为帝王,他至孝之心炽烈如焰,即便迫于时势,表面上遵礼制宣布噩耗,暗中却矢志不渝,命医学院以新创的针管注射之术,源源不断地为太祖输送药液与养分,保其性命不至于断绝,甚至连“遗体”入殓之事,亦未操办,只因他无法接受太祖皇帝“驾崩”的事情,坚信科学之力可扭转天命。
    未曾料想,他的孝行,竟真的感动了上天,使上天垂怜!
    历经两载春秋后,太祖皇帝竟然奇迹般苏醒,重返人间!
    朱允熥说到此处,眼中燃起一抹炽热的光芒,似有无尽希冀在胸中激荡:“此计若成,不仅可以向天下解释太祖皇帝‘死而复生’的原因,更能彰显朕之孝道。”
    “亦能向四方诸国展示我大明科学医术之神奇,让我大明百姓更加拥护新医学。”
    “更能让太祖皇帝之威名,重振于四海!”
    “一举三得!”
    这一筹谋的精髓,在于科学之道乃朱允熥一手开创,而医学院的医术,确实如旭日东升,势不可挡。
    针管注射药液之法,虽尚在襁褓,远未臻成熟,仅停留于实验阶段,却足以自傲。
    又由于此术过于精妙,耗资不菲,暂时难以惠及黎民。
    至于何时能普施于民,这并无定数。
    毕竟能直接注入人体的药液,珍稀无比,价值连城,唯皇室方有财力承担。
    如此解释,太祖皇帝“重返人间”的奇迹,便披上了合情合理的外衣,不仅无懈可击,还可借机向四海苍生宣扬新医学的奥妙,令其潜移默化间欣然接纳,视之为皇帝陛下的恩泽。
    朱允熥将心中所想全部说完,殿内三人听罢,皆瞠目结舌,似被这大胆而缜密的构想震慑心神。
    姚广孝率先回神,抚须长叹,声音中夹杂着惊叹与怀疑:“世间果有如此神技?竟能令人自幽冥归来,实在是匪夷所思,令人难以置信!”
    老和尚学究天人,但也从来没听说过,一个人昏迷数年,不进食物之后,还能通过针管直接向身体输液来补充营养,维持生命的。
    连想都不敢想。
    但此际朱允熥将说出来,他却立即意识到,皇帝陛下让医学院做这样的实验,或许就是因为认定此法可行,才如此行事。
    正如皇帝陛下之前让科学院研制蒸汽机一样。
    这等奇思妙想,世间或许也只有皇帝陛下能想到了。
    杨荣亦喟然一叹,拱手道:“无论医术能否达此境界,普天之下,怕也唯有陛下能匠心独运,构思出如此奇谋。”
    他的语气中透着由衷的敬佩,眉宇间却隐隐流露出一丝复杂,似在权衡此计的深远影响。
    杨士奇沉吟片刻,缓缓开口:“陛下此策,堪称天衣无缝。”
    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,语气微转道:“至于医治太祖皇帝的巨额开支,皆可宣称是从营造宫室之资中挪用。”
    “陛下之所以倾力兴建宫殿,实乃一片至孝之心,欲以此为掩护,暗中为太祖皇帝花费巨资,研制灵药。”
    “世人只见宫殿巍峨,却不知其耗资不过九牛一毛,真金白银皆用于延续太祖皇帝的性命!”
    杨士奇说到此处,语气愈发铿锵。
    朱允熥不由微微一怔。
    大肆兴建宫室一事,朝野内外多有非议。
    虽然他不是很在乎,但如果能平息“非议”,那又何乐而不为呢?
    如果是为了“尽孝”,为了救治太祖皇帝,那天下人便再也不能说他的不是。
    不过……
    朱允熥心底却泛起一丝犹豫,皱眉道:“此计虽妙,但若皇祖知晓朕将如此巨资‘栽’于他治病之名,不知会作何感想?朕恐有不敬之嫌。”
    杨士奇摇头,目光温和却坚定,朗声道:“陛下何出此言?太祖皇帝仁厚爱孙,胸怀天下,只要此举有益于陛下稳固皇位,有利于大明江山永固,他定然欣然应允,愿将此‘美名’揽于己身,以成全陛下之志!”
    杨荣与姚广孝亦颔首附和,纷纷进言:“所言极是!太祖皇帝知晓此事,必为陛下之孝心与深谋而欣慰!”
    朱允熥不由陷入沉思,半晌方道:“此事容朕认真思量一番再定,也不必急于一时,先了解医学院那边的进展,才好确定。”
    杨荣、姚广孝、杨士奇等三人相互对望了一眼,皆不再纠缠此事。
    杨士奇犹豫了片刻,又进言道:“陛下若坚持要让太祖皇帝现世,臣还有一事担忧!”
    ……
章节报错(免登陆)
验证码: 提交关闭
猜你喜欢: 隆万盛世 大唐:藏私房钱,被小兕子曝光 钢铁蒸汽与火焰 美漫地狱之主 我在武侠世界雇佣玩家 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暗恋节拍 割鹿记 第一天骄 扶摇九霄传 我道侣修习了替生术 从华夏神话开始碾压星际 四合院:从开大车开始 综漫:武侠万事屋 东晋北府一丘八 全球统考 华娱2021:他不是搞科技的吗 人道大圣 谍战:我成了最大的特务头子